折衷主义学派 school of eclecticism 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6世纪,除了伊壁鸠鲁学派外,在希腊-罗马世界盛行的,把各派学说折衷起来的哲学学派。其主要特征是把学园、逍遥、斯多亚等学派中不同的、甚至对立的观点机械地结合在一起。其中主要的代表有:(1)最早出现于中期学园派奠基人卡尔尼亚德的怀疑主义中,他站在所谓一视同仁的立场上批评各种哲学学派及其学说。后阿斯卡隆的安提奥库斯进一步认为,在学园派、逍遥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学说之间,并无真正本质区别。斯多亚学派的巴奈修和波西多纽,在斯多亚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他们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体系中有价值的部分,建立了新的体系。在这种意义上古代折衷主义体系的最大的代表是新柏拉图主义及其学派,主要是折衷柏拉图、斯多亚学派、亚里士多德以及种种宗教神秘主义学说。这种倾向影响到以后早期基督教学者亚历山大里亚的克莱门、奥利金、塞内西乌斯,他们致力于折衷希腊哲学和基督教教义。(2)罗马奥古斯都时代(前31—后14)出现的折衷学派的奠基人亚历山大里亚的波塔蒙(Potamon of Alexandria),撰有《哲学纲要》,主要是折衷斯多亚学派和逍遥学派,以及有关柏拉图《国家篇》的注释。他把真理的标准看作是形成判断的依据,也就是统治灵魂的原理;应用的工具为最确切的知觉。此外,他还把质料、动因、质、处所看做是普遍的原理,由此形成事物。他对后世并无明显影响。(3)由塞克斯提乌斯·昆图斯创立的学派。以斯多亚学派为主,兼采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因素。他的学生索提翁则更强调毕达哥拉斯学派,尤其是该派的灵魂轮回转世说;索提翁的观点影响了塞涅卡。(4)最著名的代表是西塞罗。自称追随中期学园派的怀疑主义,对自然哲学不感兴趣;在伦理问题上,动摇于逍遥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