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结婚对女人到底有什么好处? |
类别 | 女性情感-女性智慧 |
内容 | 很疑惑,对于一个高学历,经济可以独立,挣钱能力不差,精神生活还很丰富的女性来说,结婚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结婚,至于孩子,养娃不如养猫,现在养儿已经不防老了,养老反而要防儿。结婚应该更多的是对男人有好处,还有需要男人养的女人才有好处。结婚能够提高女人的生活质量吗?能够增加幸福感吗?能提升生命高度吗? 原提问人设框死了:高学历,经济独立,挣钱能力强,精神生活还很丰富的女性。 这些人设中,唯独看不到“爱”,懂得爱,需要爱,能够给予爱……爱一个人很可耻吗? 爱这东西,现在已经这么不值一提了吗? ![]() 我们的生活,已经干瘪枯燥到,用物质和精神享受就能饮鸩止渴了吗? 与“心”的距离已经如此之远了吗? 一颗心,没有爱的滋养,是会日渐衰老的。 婚姻制度的源头,就是为了保障经济利益而生,在物质能够自给自足的前提下,爱这东西,你是无法独善其身,自我圆满的。 你需要借力。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佛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写道:“ 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 结婚这东西,能够让你学习“爱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不再提“爱” 因为有所期待,然后幻灭,感受到伤害,丧失信任,进而定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反正都会消失的事情,又何必提及? 替爱喊个怨。 佛洛姆将爱分为几个阶段:激情之爱、幻灭之爱、伴侣之爱, 我们不再提及的“爱情”,仅仅只是爱的婴儿态:激情之爱。 在婚姻中,我们会经历幻灭,恋爱时候的那个人消失了,成为了一个丑态百出,浑身缺点的人,这个时候,硬生生忍过去的,是妥协,离婚了的,要么是还活在梦幻中,希望下一个依旧会不一样,要么是直接一刀切,老娘一个人精彩,不跟你玩了。 为什么还要继续?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爱”? 不管你承不承认,人,是孤独的。 佛洛姆认为,“当人类或个人诞生时,他被逐出像本能一样确定的状态,并进入一种不确定、不连贯和开化状态”。 “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会使人产生强烈的不安情绪和孤独感,孤独是强烈焦虑的来源。它引起羞耻感和罪恶感。” 我们的孤独感与生俱来。 如何从孤独中解救出来,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成为人类最深切的需要,我们找到了很多方法:群居、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紊乱状态(酒精、违禁物品),和爱。 我们会读同样的网站、看同样的节目、思考同样的问题、穿同样的服装......仿佛如此便能和他人达成一致,便能摆脱孤独了; 创造性的活动只能提供间断性的慰藉,除非你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持续疯癫状态; 紊乱状态更不用说了,只有爱,就究竟之道。 日本心理学家水岛广子在《我们都是一样的孤独》一书中指出,“所谓的归属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能否真正与周围他人建立关联。 而齐美尔则提出了「社会原子化」――原子(atom)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它们可以独立存在且相互之间联系微弱,用来比喻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减弱, 你要如何才能用心,和他人建立关联? 爱情就是那把钥匙。 爱是给予 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父母,才会为了自己的孩子舍弃一切, 孩子长大成人,只有爱上了另一个人,才会为之倾其所有, 当激情之爱逐渐消退,当你幻灭绝望的时候,你是否愿意,为了摆脱孤独、焦虑、不安全、无归属感,而去学习“如何去爱?” 在《爱的艺术》中有这样一段话:“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你通过给予他人包容、宽容、接纳与爱,实际上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你借着那个让你幻灭的伴侣,完成了自己的自我成长, 而这一切,都和“婚姻”本身,和对方没有关系,只和你自己有关。 学员小情咨询,她自从与丈夫结婚之后,幻灭不是一点点。 原本以为丈夫赚钱很厉害,婚后才知道大方都是硬撑; 原本以为是个勤劳的人,婚后却发现他邋遢懒惰四肢不勤; 原本以为至少不出去乱搞,结果今天带个夜总会的打火机回来,明天闺蜜爆料他出去嫖……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月月年年鸡飞狗跳。 “这样都不离婚?”周围的朋友震惊了, 小情斩钉截铁:“老娘要渡劫”。 这么劫怎么渡?她有扭转局面的法宝,在咨询中,我给了小情几点建议: 1、 倾听 沟通过程中,坚持听完对方所有陈述,不插嘴,不批判,不battle,听完,再重复对方的观点,表示尊重,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样,对方也不能打断。 很多时候我们的沟通,等同于“辩论”,谁对谁错成为了重点,而忽略了事件本身,事件背后彼此的需求,放下情绪,透过事件,针对“需求”做沟通,亲密关系中,需求被满足了,自我被看到了,没人会花力气吵架。 2、 理解 “我妈觉得我冷,我妈一定要让我穿秋裤”这个逻辑,同样存在于亲密关系中。 我们所有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同身受,换位思考”这件事变得很难,特别是当自己被否定,“受伤”的情绪弥漫开来的时候,“攻击”成为了首选。 理解对方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和你一样,也活在自己的逻辑世界里,两个人,总有一个需要清醒,来解决矛盾啊?那又会有人说了,为什么不是他让步,而是我? 拜托,退一步也不会少块肉,你换位思考一下,理解了他的行为,他就会反过来理解你,把心量撑大之后,不再被这些琐碎烦恼的也是你,获得情感升温的,更是你,“输赢对错”没那么重要。 放下这些束缚条条框框,放下才是得到。 就是靠这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的两点,小情的丈夫逐渐改变了。 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小情有“爱的链接”的需求,丈夫同样也有,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开始内省,做出改变,让步的是小情,她给与了丈夫理解和包容,丈夫的自我被看见了,回馈给她的,就是满满的爱意。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成长了。 让心不再孤独,活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就是结婚带给所有人的好处。 最后,用《我们都是一样的孤独》中的一句话结尾: 所谓缺乏归属感,正是由于感受不到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关联,通过自我接纳、通过联结他人、通过奉献,在自己和自己之间、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有机紧密联系,你就会拥有渴望已久的心灵归属感与深深的内心平和宁静喜悦吧。 以上。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