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词汇 | 鄭 |
分类 | 汉字 汉语字词典 |
释义 | 鄭 字形信息 字型 左奠右阝,酋大阝 部首 大 简体字 郑 包含“鄭”的字 擲𡂸𢤜𤣀𧀿𬅈躑𧓸 发音信息 (鄭字怎么念) 拼音 zhèng 粤语发音 zeng6 注音符号 ㄓㄥˋ 字典解释 (鄭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鄭 zhèng 《汉语大词典》 1.古国名。春秋国名。姬姓。本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弟友于此。在今陕西华州区西北。所灭。隋末,王世充自立为王,国号郑,都洛阳,后为唐所灭。 2.指春秋郑国民间歌乐。引申为淫靡。 3.见“郑重”。 4.姓。 康熙字典 鄭《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直正切,音㽀。国名。【释名】郑,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郑本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为郑。桓公寄孥与贿于虢郐,其子武公,定平王于东都,因徙其封,施旧号于新邑,是为新郑。今河南开封府郑州是也。 又南郑,县名。今属陕西汉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内,为西郑,汉中在京兆之南,故称南郑以别之。【一统志】南郑,古褒国附庸之邑。桓公殁,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 又【广韵】郑重,殷勤之意。【前汉·王莽传】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韵】郑灭于韩,子孙因以国为氏。 说文解字注 鄭 《说文解字注》 京兆县。 二志同。今陜西同州府华州州城北有故郑城。 周厉王子友所封。 前志曰。周宣王弟郑桓公邑。 从邑。奠声。 直正切。 十一部 。 宗周之灭。郑徙溱洧之上。今新郑是也。 桓公友之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取虢郐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十邑之地。右雒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从其故名曰郑。至汉为河南郡新郑。二志同。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西有故郑城。 在古籍中的用法 鄭 氏、 鄭 氏, 唐 賈氏、 崔氏, 國 ... 《周禮訂義》周禮訂義,(宋) 王與之 撰,四庫全書本,第31頁 鄭 注:「市買若因所有可 ... 」 鄭 注:「羞同也。」 羞惟所有, 鄭 注:「在有何物。」 「徵惟所欲。」 鄭 注:「徵,召也。」 《儀禮集釋》儀禮集釋卷四“鄉飲酒禮第四”,(宋) 李如圭 撰,四庫全書本,第38頁 鄭 云: 葢周之士制。其樹 ... 《禮記集說》禮記集說卷三十,(宋) 衛湜 撰,四庫全書本,第17頁 鄭 及晉平。楚子囊救 鄭 。 《册府元龜》册府元龜卷二百四十宋王欽若等,(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22頁 壬子, 詔送琉球國官生 鄭 週、蔡常、 鄭 迪于南京國子監肄業。 《明實錄》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一十一,(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6頁 人執 鄭 祭仲突歸于 鄭鄭 世子忽出奔衞所以辠 《聖門傳詩嫡冢》聖門傳詩嫡冢卷之七,(明) 淩濛初 著,崇禎刊本,第17頁 爲伐 鄭 也致伐 鄭鄭 罪著爾 《春秋三書》春秋諸傳斷卷之五,(明) 張溥 著,刊本,第21頁 先 鄭 後 鄭 各以意解之不從先 鄭 天產 《周禮註疏》周禮註疏卷第十八,(东汉) 鄭玄 註、(唐) 賈公彥 疏,嘉靖年本,第36頁 海賊 鄭 芝龍并其子 鄭 世恩、 鄭 世蔭等,照謀叛律族誅。 鄭 芝豹當 鄭 成功變叛時,即投誠來 ... 《清實錄》大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實錄卷之五,(清) 溥儀 撰,抄本,第2頁 鄭 康成曰辨猶具也二 鄭 冝不可 資取也○項氏曰 ... 《東巖周禮訂義》東巖周禮訂義卷第七十,(南宋) 王與之 撰,康熙十二年(1673)通志堂刻本,第3頁 經一一月公侵 鄭 公至自侵 鄭 公侵 鄭 取爲晉討 鄭 之 《春秋左傳彙輯》卷七,(清) 吳炳文 撰,刻本,第55頁 鄭 九禮,九儀之禮。 九牧 ... 《欽定周官義疏》欽定周官義疏卷三十九,(清) 鄂爾泰、諸錦等 纂修,四庫全書本,第49頁 賈氏。 逵, 鄭 氏。 興, 鄭 氏。 衆, 馬氏。 融, 《欽定儀禮義疏》引用姓氏,(清) 佚名 撰,四庫全書本,第2頁 鄭 方氏慤曰:古者鑿 先除 ... 《欽定禮記義疏》欽定禮記義疏卷二十一,(清) 乾隆十三年 敕撰,四庫全書本,第20頁 吾旣偽九盧 鄭 全異王前四事與 鄭 同後五事與 鄭 異為 《禮記質疑》卷二十八,(清) 郭嵩燾 撰,稿本,第2頁 莆陽 鄭 氏耕老,字穀叔。 鄭 氏、 眉山孫氏佖、 孫氏 ... 《禮記集說》禮記集說卷前,(南宋) 衛湜 撰,康熙十二年(1673)通志堂刻本,第20頁 烈、令狐紹先、孟翱、 鄭 訥、 鄭 希稷、 鄭 若方、 鄭 太昊、 鄭 磻隱、 鄭 遙、 鄭 自新、 鄭 宗哲、 鄭 楚容。 《全唐文》卷四,(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45頁 鄭 厚 鄭 樵二 鄭 詩集一卷二 鄭 六經圖辨一卷 《福建通志》福建通志卷之六十八,(清) 謝道承 纂、(清) 郝玉麟 修,乾隆二年(1737)刻本,第16頁 桓十二年突 歸于 鄭鄭 忽 出奔衛 鄭 《春秋經傳類求》春秋經傳類求卷之八,(清) 孫從添 纂輯、(清) 過臨汾 撰,乾隆二十四年(1759)吳禧祖刻本,第20頁 始列國學梁陳所講有孔 鄭 二家齊代惟傳 鄭 義至隋孔 鄭 因行而 鄭 《尚書後案》尚書後案後辨附,(清) 王鳴盛 撰,乾隆四十五年(1780)王氏禮堂刻本,第25頁 里矣此賈服杜氏等義與 鄭 一解也 鄭 又云 鄭 伯之城 《三禮通釋》卷四十七,(清) 林昌彜 撰,刻本,第3頁 鄭 將盟, 鄭 六卿公子騑、 《五禮通考》五禮通考卷五十七,(清) 秦蕙田 撰,四庫全書本,第30頁 豐其蔀釋文蔀 鄭 薛作菩云小席案 鄭 謂 鄭 元薛謂 《目耕帖》卷四,(清) 馬國翰 著,光緒十年楚南湘遠堂本,第39頁 于狼淵以伐 鄭鄭 人禦之楚囚 鄭 三將軍 鄭 及楚平夏 《春秋紀傳》春秋紀傳卷之九,(清) 李鳳雛 著,光緒二十一年古大化裏本,第7頁 伐 鄭鄭鄭 十二四十八十二五十五 ... 《尚史》周異姓諸侯年表卷三,(清) 李鍇 撰、(清) 悦道樓 刊,刻本,第53頁 鄭 伐 鄭 以甚其罪不子其納 鄭 伯以改惡爲善也 鄭 伯 《春秋集義》春秋集義卷之三十五,(清) 吳鳳來 撰,乾隆五十四年(1789)吳鳳來小草廬刻本,第16頁 鄭 泰 鄭 渾之傳 鄭 袤 鄭 袤之傳 鄭 默 光耀案後漢書 鄭 興傳字少贛河南開封人也少學公 鄭 袤 鄭 袤之 《古文尚書正辭》源流正辭第二上,(清) 吳光耀 著,光緒十九年本,第50頁 梁、陳所講,有孔、 鄭 二家。齊代惟傳 鄭 義,至隋孔、 鄭 𠀤行,而 鄭 氏甚微。 《尚書後案》尚書後案后跋“尚書後辨附”,(清) 王鳴盛 著,刊本,第24頁 爲南 鄭 不應京兆之 鄭 復稱南 鄭 其稱西 鄭 乃以圃 鄭 爲東耳西 《新鄭縣志》新鄭縣志卷之三十一,(清) 黃本誠 纂修,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第32頁 鄭 恒爲亡兄 鄭 善,念經於道場寺,頭目 鄭 賢、 鄭 海等往觀焉。 《朝鮮王朝實録》世祖惠莊大王實錄卷第四十六,(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16頁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