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乌托邦 abstract utopia 德国E.布洛赫用语。“抽象的乌托邦”又称“静态的乌托邦”、“非辩证的乌托邦”,指没有奠基于真正的可能性之上的主观希望。“具体的乌托邦”指奠基于真正的可能性之上的客观希望。在《希望的原理》一书中提出并阐述。E.布洛赫认为,人类文明史是由无数乌托邦所构成的,它反映了人对绝对的善的希望和向往。“抽象的乌托邦”这一没有真正可能性的主观希望,把人性的进步和完善与对世界的改造分离开来;“具体的乌托邦”这一具有真正可能性的客观希望,把人性的进步和完善与对世界的改造结合起来,主张人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带着世界一起前进。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全部欧洲哲学都离开了未来而只注重过去,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整个地以未来为方向,故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它蕴有三层基本涵义:(1)马克思主义需要一个乌托邦的形而上学,即非静态的形而上学,它能把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并揭示其向前发展的真正的可能性;(2)马克思主义能在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形而上学的意向性,即传统哲学对目的性的研究,而不把历史活动简单地归结为某种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需要一种与来世毫无瓜葛的观点,因为在当代世界乌托邦是不可能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