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 1834—1901 日本明治时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生于中津藩下级士族之家。幼入村塾,读汉学经典。后在大阪向绪方洪庵(1810—1863)学习西学。三次游历欧美,接受西方近代社会科学知识。1868年把原先创办的洋学塾改为庆应义塾(今庆应大学),培养新型人才,并著书立说,进行知识启蒙活动。明治初年与西周一起创办《明六社》、《时事新报》。提倡“实学”和“近代文明”,批判封建思想,鼓励日本人民树立独立自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其伦理道德观具有功利主义性质,主要表现为:(1)以智为本的智德观,强调智慧亦即知识和理性乃道德之本,无智之德等于无德。(2)善恶观上认为“求利”与“取义”并无矛盾,赚钱发财乃善行美德;提倡男女平等和以爱情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主张“怀疑可致真理”,破除旧恶德观。(3)宗教道德论上反对信仰宗教,但主张要利用宗教以教化百姓。还对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问题提出见解,并把它贯彻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福泽为日本资本主义所创导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起了一定作用。晚年归附三菱、三井等财阀。主要著作有《西洋事情》、《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编为《福泽谕吉全集》(21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