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韵】【正韵】举友切【集韵】【韵会】巳有切,并音九。【说文】灼也。【玉篇】𦶟也。【增韵】灼体疗病也。【史记·仓公传】形弊者,不当关灸镵石及饮毒药也。
又通作久。【仪礼·士丧礼】幂用疏布久之。【注】久读为灸。谓以盖鬲口也。【疏】灸塞义,谓直用疏布盖鬲口为塞也。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居又切,音救。义同。
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庐人】灸诸墙,以视其桡之均也。【注】灸犹柱也。【疏】柱之两墙,观其体之强弱均否。
又【本草纲目】天灸,白灸,毛莨草别名。山人截疟采莨叶,挼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见【姓苑】。 【集韵】或书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