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康熙字典》 【亥集下】【鼎字部】
又【周易卦名】巽下离上之卦。
又【正韵】鼎,当也。
又方也。【前汉·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
又鼎鼎,大舒也。【礼·檀弓】丧事鼎鼎尔,则小人。【疏】形体宽慢也。
又周鼎,星名。见【步天歌】。
又湖名。【史记·封禅书】黄帝铸鼎于荆山,后世因名其处为鼎湖。
又州名。宋朗州攺鼎州。
又城门名。【后汉·郡国志】雒阳东城曰鼎门。【注】九鼎所后入。
又维舟曰鼎。【扬子·方言】维之谓之鼎。
又官名。【前汉·东方朔传】夏育为鼎官。【注】鼎官,今殿前举鼎者也。
又姓。未将鼎澧。
又人名。【西京杂记】鼎,匡衡小名也
又【前汉·匡衡传注】张晏曰:匡衡少时字鼎,长乃易字稚圭,世所传衡与贡禹书,上言衡状报,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又】无说诗匡鼎来。【注】服虔曰:鼎,犹言当也,若言匡且来也。○按服虔注误。
又【前汉·贾捐之传】捐之复短石显。杨兴曰:显鼎贵。【注】如淳曰:言方且欲贵矣。鼎音钉。师古曰:读如字。
又叶他经切,音汀。【左思·吴都赋】精若耀星,声若雷霆。名藏于山经,形镂于夏鼎。
〔【周礼·天官·膳夫】王旦举。〕 谨按旦字乃日一二字之讹。谨照原文改为王日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