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派主义 sectarianism 政党或团体组织的对内对外关系上,以宗派为出发点的思想和活动。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主要表现为:闹独立性,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体利益;自以为是,妄自尊大,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甚至结帮营私,结成小团体,进行无原则的派别活动。宗派主义是主观主义在组织上的表现,往往与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分不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巴枯宁为了篡夺第一国际的领导权,曾组织“社会主义民主同盟”的半秘密团体,“以一个宗派的奠基者的姿态出现”,尽力抬高自己,“用宗派主义的毒药毒害”国际工人运动。拉萨尔也极力将“全德工人联合会”变成“一个纯粹的宗派组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02页)。其后的伯恩施坦派,以及俄国的马尔托夫、托洛茨基等人,也都是搞宗派主义的机会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如张国焘分裂中央等宗派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中的宗派主义倾向,对内妨碍党内团结和统一,对外妨碍党团结全国人民的事业,给党造成很大危害。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把“坚持党性,根绝派性”专门列为一条,指出一切宗派主义思想都是同革命的实际需要,同无产阶级党性不相容的。只有克服和战胜宗派主义才能保证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