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英国经济学家、道德哲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1737年进格拉斯哥大学,三年后转入牛津大学。1746年起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文学、逻辑学、道德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1763年辞去教授职务,任布克莱希公爵的私人教师,并专事经济学研究。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在历史上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是“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86页注44)。其主要功绩是明确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交换、货币、价值和价格的理论。指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分工的结果。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从理论上作了深入的批判。但他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理想的和永恒的制度,把资产阶级惟利是图的本性看作是“人类本性”;不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的性质,认为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构成,为后来庸俗经济学的生产费用论开了端倪。他所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于私有制各种规律的探索,以及提出的一些经济学概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特别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道德哲学上,著有《道德情操论》。主张以同情感解释道德。同情感是人人皆有的、天生的,直接对人们的赞成与反对这种道德判断发生作用。并认为善、恶、对、错的一般规则乃是上帝的命令和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