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 梵 Trilak a a 又名“三自性”、“三自相”、“三性相”、“三相”。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佛教法相宗的主要理论之一。与“三无性”相对。“三性”指遍计所执性(Parikalpita-svabhāva)、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āva)、圆成实性(Parini panna-svabhāva)。瑜伽行派接受了中观派诸法缘起,性空无自性的学说,进而认为阿赖耶识内藏着各种名言种子与业种子,种子“现行”,变现为世界万物。世人不识此理,对世界万物妄加差别,执为实有,即为“遍计所执性”。能认识到上述“遍计所执性”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依赖于阿赖耶识中的名言种子及其他各种因缘条件,即为“依他起性”。明白上述道理,除去安立于“依他起性”上的“遍计所执性”,就能得到真正契合于真如实相的认识,也就是“圆成实性”。三性的重点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说明世界万事万物的产生依赖于阿赖耶识及各种因缘条件;不明此理,对客观世界强加分别是“遍计所执性”;明白此理,排遣错误认识即“圆成实性”。由此证明“唯识无境”的道理。参见“三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