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录》 毛泽东著。为1914年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听课笔记。用9行直线本记录,共47页,万余字。前11页是手抄《离骚》和《九歌》全文,在《离骚》正文的上面批有各节提要,后36页冠名《讲堂录》,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等,还评论历史上的政局和人物,有几处是记载自然科学的知识。所读各篇,凡典故、词义、要旨和警句,都分条写出,间或杂以议论。这些议论多是关于治学和做人的道理,强调为人必须有高尚的理想,“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提倡奋斗精神,人“须有朝气,否则暮气中之”,提出“懒惰为万恶之渊薮”;主张办事精细果断,“既明而断矣,事未有不成者”;提倡务实精神,“实意做事,真心求学”,等等。还择记了一些反映美学思想的语录,如“诗以情胜”;“有感而后有情,有情而后著之于诗,始美且雅”等。对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指出“志不在温饱,对立志而言。若言作用,则王道之极亦只衣帛食粟、不饥不寒而已,安见温饱之不可以谋也。”但笔记中夸大自我和精神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笔记反映出当时的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和中西学说有分析的吸取。是研究毛泽东早期思想的重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