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伪主义 falsificationism 波普关于科学方法、科学分界标准和科学发展模式的学说。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作出系统阐述。该说反对归纳主义和以证实原则作为科学分界标准。认为没有一个普遍科学陈述可以从观察陈述推演出来,或者可以描述为观察陈述的真理函项。单个观察事实足以证伪全称陈述,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经验证伪原则。证伪主义强调的科学方法是猜测-反驳方法或试错法。任何科学理论都是试探地被提出,然后加以检验。如果检验的结果表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这个理论就要被放弃,为新的理论所代替。试探性理论总有可能是错的,在科学中应该贯彻批判的精神,通过批判性的讨论和研究,人们认识到这些错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推动科学发展。科学方法的格言是“大胆尝试,严格检验”。证伪主义提出了科学方法的图式和科学发展的模式。P1→TT→EE→P2,其中P1是问题,TT是试探性理论,EE是通过检验消除错误,P2是新提出的问题。科学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提出假说,假说可以是一个,也可以由好几个来相互竞争。科学家对提出的各种试探性假说进行批判性的说明时,观察和实验起重要作用。通过严格检验,选择经得起检验的理论,淘汰被证伪的理论,然后,又回到新的问题上。如此往复,以至无穷。在这过程中,科学逐渐向高的可证伪度和逼真度前进。科学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具有更普遍、更精确、更简单、更多经验内容、更逼近于真理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