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史论丛》 Очерки по истории материа-лизма 俄国普列汉诺夫著。1892年普列汉诺夫应考茨基的请求,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撰写论述法国唯物主义者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的文章,1893年底完成。1896年在斯图加特汇集成书出版。该书批判宇伯威希、朗格等人的资产阶级客观主义,以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为中心,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发展作了清晰的说明,肯定它在哲学史上的重要进步作用,同时也指出它的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指出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丰富,马克思借助于辩证法,创立了“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有规律的过程”的学说。提出唯物史观的概括性“公式”:“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某种社会形式,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认为这个公式正确说明了社会“不同的‘一系列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无产阶级用来“作为它的解放斗争中最可靠的指南”。该书对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作出了贡献。中译本最早由王若水译,上海泰东图书局1930年以《近代唯物论史》书名出版。解放后,由王太庆译,以现书名编入三联书店1961年版《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