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advertising psychology
研究广告活动中有关信息传递、说服购买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有广告的心理功能、广告媒体的心理特点,如何利用心理学规律以强化广告效果及广告效果的评估等。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Scott,W.D.)的工作。他致力于广告与心理学的结合,并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论著,1903年,他的《广告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广告心理学的诞生。1908年,斯科特又出版了《广告心理学》一书,又将这门学科的理论系统化。同时,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在哈佛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对广告面积、色彩、文字运用、广告编排等因素与广告效果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20世纪20年代,随着无线电广播广告的出现,广告心理学的发展更加迅速、更加全面。在此期间,有人进行不同广告的记忆价值、说服价值的比较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另外,也有人系统地研究了广告的面积、插图、色彩、版面布置等与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关系。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各国出现经济大萧条,为刺激消费, 以往以生产者为中心的销售观,开始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观所取代。为此,广告心理学也发生了方向上的变化,它与市场心理、顾客心理共同组成消费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并且随着消费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