𧻚 《说文解字注》
𧻚田、 逗。 易居也。 周礼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大郑云。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地薄。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遂人。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注。莱谓休不耕者。公羊何注曰。司空谨别田之高下美恶。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中田二岁一?。下田三岁一?。肥饶不得独乐。𫭪𬒈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主易居。财均力平。汉书食货志曰。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岁更耕。自爰其处。地理志曰。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张晏云。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恶。商鞅始割列田地。开立仟伯。令民各有常制。孟康云。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浸废。商鞅相秦。复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也。按何云换主易居。班云更耕自爰其处。孟云爰土易居。许云𧻚田易居。爰辕𧻚换田字音义同也。古者每岁易其所耕。则田庐皆易。云三年者。三年而上中下田徧焉。三年后一年仍耕上田。故曰自爰其处。孟康说古制易居为爰田。商鞅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为辕田。名同实异。孟说是也。依孟则商鞅田分上中下而少多之。得上田者百亩。得中田者二百亩。得下田者三百亩。不令得田者彼此相易。其得中田二百亩者、每年耕百亩。二年而徧。得下田三百亩者、亦每年耕百亩。三年而徧。故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周礼之制。得三等田者彼此相易。今年耕上田百亩。明年耕中田二百亩之百亩。又明年耕下田三百亩之百亩。又明年而仍耕上田百亩。如是乃得有休一岁休二岁之法。故曰三岁更耕。自爰其处。与商鞅法虽异而同也。鞅之害民。在开仟伯。 从走。亘声。 羽元切。 十四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