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分类 汉字 汉语字词典
释义
字形信息
字型 了一
部首 一,子
“子”作为部首能组成的字 (子字旁的字)
子孔𡤽孕𠨯𭒶𫲡𫥱𡥁𭒸𭒷𡥂仔𭒹𡤾𡤿𡥀𡵇𱞀䦻𱙵𨸀𰌜𰌝
查看全部
发音信息 (子字怎么念)
拼音 zi,zǐ
粤语发音 zi2
注音符号 ㄗ,ㄗˇ
字典解释 (子字是什么意思)
汉语大词典
子 zǐ 《汉语大词典》
1.古代兼指儿女。
2.专指儿子。
3.专指女儿。
4.指女婿。
5.子孙;后代。
6.谓国君的继承人;嗣君。亦泛指继承人、后继者。
7.尽到做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8.待如己子;慈爱。
9.收养为子嗣。
10.我国古代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11.古人对老师的尊称。
12.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
13.泛称人。
14.代词。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您”。
15.六朝时,文臣死后无封爵而得谥号者称“子”。
16.小;副。古人常以“子”名官。
17.指先秦百家的著作。后世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三部类。参见“子部”、“子书”。
18.孳生。
19.指动物遗传的下一代。
20.动物的卵。
21.幼小的;稚嫩的。参见“子鸡”、“子畜”、“子姜”。
22.植物的种子、果实。亦指结果实。
23.小而坚硬的块状物或颗粒状物。亦指枪、炮弹。特指棋子。
24.古代指重量较轻而币值较低的钱币。
25.铜子儿;铜元。
26.利钱、利息。
27.派生的;从属的。与本体或母体相对。参见“子司”、“子城”。
28.地支的第一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亦用以纪日。
29.十二时辰之一。旧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夜十一时至次晨一时为子时。
30.五行属水;十二生肖属鼠。
31.指正北。参见“子午”。
32.副词。表示限制。相当于“只”。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则”、“虽然”。
33.量词。用于能用手指掐住的一束细长的东西。
34.姓。春秋时有子氏。见《春秋·隐公二年》。
子 zi 《汉语大词典》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
去抖音汉语查看更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寅集上】【子字部】
【唐韵】即里切【集韵】【韵会】【正韵】祖似切,并音梓。【说文】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入,以为称。【徐锴曰】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为称。
又【广韵】息也。【增韵】嗣也。【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书·顾命】用敬保元子钊
又【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又凡适长子曰冢子,即宗子也。其适夫人之次子,或众妾之子,曰别子,亦曰支子。【礼·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又男子之通称。【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
又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见《礼记·曲礼》
又卿之妻曰内子。【仪礼·有司彻注】内子不荐笾。
又【礼·檀弓】兄弟之子犹子也。
又【前汉·严助传注】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壻,曰赘子。
又人君爱养百姓曰子。
又辰名。【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前汉·律历志】孳萌于子。
又【礼·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国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县。
又长子,县名。周史辛甲所封,后为赵邑,属上党。
又姓。【史记·殷本纪】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又复姓。【左传】郑大夫子人氏,鲁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细,犹分别。【北史·源思礼传】为政当举大纲,何必太子细也。【正字通】子读若荠,方语别也。俗作仔细。
又去声,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读。
又与慈通。【礼·乐记】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韩诗外传】子谅作慈良。
又叶济口切,音走。【前汉·班固叙传】侯王之祉,祚及孙子。公族蕃衍,枝叶畅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则。【诗·豳风】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杨慎·古音丛目】与朱传同。
〔女子亦称子。【礼·曲礼】夫人自称曰婢子。〕 谨按自称曰婢子乃世妇以下之称,非夫人也。夫人自称曰小童,不曰婢子。据改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见礼记曲礼。〔【尔雅·释岁】太岁在子曰困敦。〕 谨照原书释岁改释天。
说文解字注
子 《说文解字注》
十一月𠃓气动。万物滋。 律书。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律历志曰。孳萌于子。 人以为称。 人各本讹入。今正。此与以朋为朋𫽮、以韦为皮韦、以乌为乌呼、以来为行来、以西为东西一例。凡言以为者、皆许君发明六书叚借之法。子本阳气动万物滋之称。万物莫灵于人。故因叚借以为人之称。 象形。 象物滋生之形。亦象人首与手足之形也。即里切。 一部 。 凡子之属皆从子。
在古籍中的用法
太 子 賔客 太 子 詹事 太 子 少詹事 太 子 中庶 子 太 子 左右庶 子

《太平御覽》太平御覽卷第二百四十五,(北宋) 李昉 著,四部叢刊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第1頁

穆夫 子 淵 子 、雲 子 、田 子 、林 子 。

《册府元龜》冊府元龜卷五百六十一,(宋) 王欽若 撰、(宋) 楊億 撰,四庫全書本,第20頁

皇 子子 深、 子 鳳、 子 元、 子 衡、 子 況、 子 文、 子 雍未封,早夭。

《通志》通志卷八十一,(宋) 鄭樵 撰,四庫全書本,第76頁

老 子 , 莊 子 , 荀 子 , 楊 子 , 列 子 , 曽 子 , 墨 子 , 韓 子 , 管 子 , 愼 子 , 孫綽 子 , 蘇 子 , 王孫 子 , 尉繚 子 , 粥鬲 子 , 樓南 子 , 申 子 , 隨巢 子 , 朝 子 , 符 子 , 鶡冠 子 , 燕丹 子 , 劉 子 , 晏 子 , 商 子 , 任 子 , 文 子 , 牟 子 , 尸 子 , 唐 子 , 秦 子 , 傳 子 , 魏 子 , 阮 子 , 闕 子 , 袁 子 , 陸 子 , 范 子 , 新 子 , 顧 子 , 鄧 子 、 桓 子 , 董 子 , 梅 子 。

《太平御覽》子部十一,(宋) 李昉 撰,四庫全書本,第11-13頁

眼界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界如師 子 吼;色界如師 子 吼,聲、香、味、觸、法界 如師 子 吼;眼識界如師 子 吼,耳、鼻、舌、 身、意識界如師 子 吼; 眼觸如師 子 吼, 耳、鼻、舌、身、意觸如師 子 吼;眼觸爲緣 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觸 爲緣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五“第四分隨順品第二十九”,(唐) 玄奘 譯,高麗藏本,第13頁

復次,善現!色藴如師 子 吼,受、想、行、識 藴如師于吼;眼處如師 子 孔,耳、鼻、舌、身、意處 如師 子 吼;色處如獅 子 吼,聲、香、味、觸、法處如 獅 子 吼;眼界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界如帥 子 吼;色界如獅 子 吼,聲、香、味、觸、法界如師 子 吼;眼識界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識界知師 子 吼;眼觸如師 子 孔,耳、鼻、舌、身、意觸如獅 子 吼;眼觸爲縁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 意觸為縁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地界如師予 吼,水 ... 火、風、空、識界如師 子 吼;因縁如師予吼, 等 ... 、所縁縁、增上縁如師 子 吼;無明如 師 子 吼,行、識、名色、六 ... 、老死 愁歎苦憂惱如師 子 吼。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五光“第四分隨順品第二十九”,(唐) 玄奘 譯,福州藏本,第11頁

復次,善現!色蘊如師 子 吼,受、想、行、識 藴如獅 子 吼;眼處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處 如獅 子 吼;色處如師 子 吼,聲、香、味、觸、法處如 師 子 吼;眼界如獅 子 吼,耳、鼻、舌、身、意界如師 子 吼;色界如獅 子 吼,聲、香、味、觸、法界如師 子 吼;眼識界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識界知師 立几 子 吼;眼觸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觸如獅 子 吼;眼觸爲縁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 意觸為縁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地界如師予 吼,水 ... 界如師予吼;因縁如師 子 吼, 等無間縁、所縁縁、增上縁如師 子 吼;無明如 師 子 吼,行、識、名色、六 ... 、老死 愁歎苦憂惱如師 子 吼。”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五“第四分隨順品第二十九”,(唐) 玄奘 譯,普寧藏本,第14頁

子 淔、 子 崧、 子 櫟、 子 砥、 子 晝、 子 潚、 希懌、 士㒟、

《宋史》宋史目錄中,(元) 托克托(脫脫)等 撰、(清) 林蒲封等 考證,四庫全書本,第5頁

卯, 賜周府永寧王第六 子 名曰 子 㙪,七 子 曰 子 塸,封丘王第七 子 名曰 子 墆,八 子 曰 子 堝,遂平王第三 子 名 曰同鋟。

《明實錄》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十八,(明) 胡廣 撰、(明) 張居正 撰、(明) 溫體仁 撰,抄本,第3頁

決明 子 槐 子 覆盆 子 地膚 子 青葙 子 車前 子

《普濟方》普濟方卷八十一,(明) 朱橚 撰,四庫全書本,第21頁

子 謂敎 子 曰王 子 我舊云覆旤 子子 必去之王 子 不出

《函史》函史上編卷之二,(明) 鄭元錫 著,刊本,第39頁

其父讓 子 墨 子子 墨 子 曰 子 欲學 子 之 子 今學成矣

《經濟類編》經濟類編卷九十五,(明) 馮琦 纂、(明) 馮瑗 纂,萬曆三十二年(1604)周家棟等浙江虎林刻本,第61頁

子 悼 子子 意如謚平 子 平 子子 斯謚桓 子 桓 子子 肥謚康

《山堂肆考》角集卷三十八,(明) 彭大翼 撰,萬曆二十三年(1595)刻萬曆四十七年(1619)張幼學補修本,第9頁

遣官祭顏 子 、曾 子 、 子 思 子 、孟 子 。

《清實錄》大清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八,(清) 溥儀 撰,抄本,第9頁

曰:儒者稱《論語》孔 子 弟 子 所記,信乎?曰:未然也。孔 子 弟 子 ,曾參最少,少孔 子 四十六歲。曾 子 老而死。是書記曾 子 之死,則去孔 子 也遠矣。曾 子 之死,孔 子 弟 子 略無存者 矣。吾意曾 子 弟 子 之為之也。何哉?且是書載弟 子 必以字,獨曾 子 、有 子 不然。由是言之,弟 子 之號之也。然則有 子 何以稱 子 ?曰:孔 子 之歿也,諸弟 子 以有 子 為似夫 子 ,立而師之。其後不能對諸 子 之間,乃叱避而退,則 ... 今所記獨曾 子 最後死,予是以知之。蓋樂正 子 春、 子 思之徒與為之爾。或曰:孔 子 弟 子 嚐雜記其言,然而卒成 ...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五柳宗元一十七“上篇”,(清) 董诰 辑,嘉慶十九年武英殿刊本,第4頁

子 其姪鬷聲姬生光以爲太 子 諸 子 仲 子 戎 子 戎 子 嬖

《讀史碎金》讀史碎金註卷三,(清) 胡文炳 著,光緒元年蘭石齋本,第45頁

衣注○丨人 子 者女 子子 也不言女 子子 者因出見

《經籍籑詁》經籍籑詁卷第五十五,(清) 阮元 原輯、(清) 船山主人 重編,光緒十九年本,第7頁

出曾 子子 夏却又是 子 夏陪曾 子 孟 子 之學源木曾 子 故說曾 子 正陪出自巳

《四書諸儒輯要》四書諸儒輯要孟子卷之三,(清) 李沛霖 撰,康熙五十七年(1718)三樂齋刻本,第17頁

大 子 太師太 子 太傅太 子 大保

《钦定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一百三十,(清) 嵇璜 纂修、(清) 曹仁虎等 纂修,四庫全書本,第23頁

蔡也 子 駟 子 國 子 耳欲從楚 子 孔 子 蟜 子 展欲待晉 子

《春秋紀傳》春秋紀傅卷之二十四,(清) 李鳳雛 著,光緒二十一年古大化裏本,第3頁

尙巒 子子 次 子 合葬莫家塘西垓東向次 子 尙馴字鳴鶴 年戊午九月二十日戌已生 子 三 李聞五十

《皖桐璩氏族譜》皖桐璩氏族譜卷十二,(清) 璩光爍 纂修,同治四年(1865)璩氏世德堂、遗經堂刻本,第7頁

子 羽不爲卿故稱七穆 子 罕 子 駟 子 良 子 國 子 游 子 印

《新舊唐書合鈔》唐書卷第二百九,(清) 沈炳震 撰,同治十年武林吴氏来堂本,第2頁

太 子 太師, 太 子 太傅, 太 子 太保, 太 子 少師, 太 子 少傅, 太 子 少保, 太 子 賓客, 太 子 詹事,

《御定淵鑑類函》子部十一,(清) 張英 纂、(清) 王士禛 纂,四庫全書本,第20-21頁

復次,善現! 色藴如師 子 吼,受、想、行、識藴如師 子 吼;眼處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處如師 子 吼;色處如師 子 吼,聲、香、味、觸、法處如師 子 吼;眼界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界如 等師 子 吼;色界如師 子 吼,聲、香、味、觸、法界如師 子 吼;眼識界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識界如師 子 吼;眼觸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觸如師 子 吼;眼觸爲縁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耳、鼻、舌、身、意觸爲縁所生諸受如師 子 吼;地界如師 子 吼,水、火、風、空、識界如師 子 吼;因縁如師 子 吼,等無間縁、所縁縁、増上縁如師 子 吼;無明如師 子 吼,行、識、名色、六 ... 、老死愁歎苦憂惱如師 子 吼。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五“第四分隨順品第二十九”,(唐) 玄奘 詔譯,乾隆藏本,第46-47頁

子 羽不爲卿故稱七穆 子 罕 子 駟 子 良 子 國 子 游 子 印

《唐書合鈔》唐書卷第二百九,(清) 沈炳震 撰,刻本,第2頁

楚 子 囊棧鄭 子 駟 子 國 子 耳欲從楚 子 孔 子 蟜 子 展

《春秋左傳彙輯》卷十九,(清) 吳炳文 撰,刻本,第32頁

子 孔 子 之徒則顔 子 曽 子 牛 子 以 子 著餘未有聞焉春秋之所

《新編古今事文類聚》新編古今事文類聚後集一,(南宋) 祝穆 編、(元) 富大用 編,萬曆三十二年(1604)金陵書林唐富春德壽堂刻清印本,第40頁

舍其 其 子子 游 孔 子 孔 子 日否立孫則世 子 亡而立嫡孫禮也然則郢之讓輒 日否立孫則世 子 亡而立

《四書朱子異同條辨》四書朱子異同條辨論語卷之七,(清) 李沛霖 撰、(清) 李禎 撰,康熙近譬堂刻本,第44頁

此言曾 子 之勇也 子 襄曾 子 弟 子 也夫 子 孔 子 也縮

《增訂四書大全》孟子集註大全卷之三,(清) 汪份 撰,康熙汪份遄喜齋刻本,第14頁

鏡城民一産三 子 ,一 子 死、二 子 存。

《朝鮮王朝實録》中宗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實錄卷之四十一,(民国) 朝鮮史編修會 撰,朝鮮影印本,第41頁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英汉例句词典收录3870147条英语例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英语单词的释义及例句,是英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9/1 2: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