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形式 form of inference 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用词项变项或命题变项去代替具体推理中有着各种具体内容的词项或命题的结果。例如:“如果某数能被9除尽,它就能被3除尽;某数能被9除尽;所以,它能被3除尽。”这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都分别是有着不同具体内容的命题,如果我们用命题变项“p”和“q”去分别代替其中具有具体内容的两个命题——“某数能被9除尽”和“它能被3除尽”,那么,我们就可得到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一种推理形式:“如果p,那么q;p,所以q。”这也就是使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前提与结论得以必然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或逻辑结构。再如,“铁能导电,铜能导电,金能导电……而铁、铜、金是金属,所以,所有金属能导电”。这是一个不完全的归纳推理。其前提与结论也是有着各种不同内容的命题,如果我们分别用S1、S2、S3、S和P这五个词项变项去代换这一推理中铁、铜、金、金属、能导电这五个有着不同内容的词项,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推理形式:“S1是P,S2是P,S3是P,而S1、S2、S3是S,所以,所有S是P”,这也就是使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得以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或逻辑结构。推理形式表明,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不是命题间的任意凑合,而是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形式逻辑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各种不同的推理形式,概括出各种不同推理形式的逻辑规则,并用此确定和判明具有各种具体内容的推理在形式上的正确与否。在现代逻辑中,推理形式指推理的符号表示。表现为公式的一个有限序列,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公式是结论,而其余部分为前提。如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形式为:[(p→q)∧p]→q,其中q为结论,p→q和p为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