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德谟克里特
类别 哲学
释义 德谟克里特     Demokritos约前460—约前370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唯物主义奠基人。代表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顶峰。出生于希腊本土东北端文化繁盛的阿布德拉。一生经历奴隶主民主制由盛到衰而科学精神一直勃兴的时代,拥护奴隶主民主制,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学者。提出崭新的自然模型,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即存在和非存在。原子是充实的、坚固的,非存在则是虚空的,但存在并不比非存在更实在。原子是同质的,只有形状、大小、排列上的差异,并处在永恒运动中,由于它们在虚空中的结合和分离,造成具体事物的生成和消灭。把“一”和“多”、“变”和“不变”、“连续性”和“间断性”、自然的本原和现象,在物质的原子结构说上统一起来,从而比较严密地建立起一个唯物主义自然哲学体系,形成同柏拉图理念论对立的哲学学说。他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灵魂和认识的学说中去,将灵魂和身体、灵魂和“努斯”统一为原子。认为灵魂是一种精致的圆形的最能动的原子,它到处都在,一切事物都分有灵魂原子,但稀疏地散布全身成为身体运动原因的灵魂原子必须和身体原子相结合才能构成生命。一旦呼吸中止,身体内的灵魂原子被压出而不能得到补充便是死亡。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的非理性部分具有感觉的功能,其理性部分(“努斯”)是思想的器官,后者位于脑。循此制定朴素的反映论,肯定各种感觉都产生于外部对象同感官的接触。发展了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提出了影象说,认为视觉是眼睛和对象彼此发出的原子射流相互作用产生的视觉影象,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映象,而甜、苦、热、冷、颜色等感觉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相对性,因为它们不是物体中原子和虚空的固有特性,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随主观条件而变化。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物体的所谓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问题。区分了作为理性的“真理认识”和作为感性的“暧昧认识”,认为感觉给理智提供影象质料,理智则能纠正错误的感觉,透过现象洞悉原子和虚空的内在真理,理智优于感觉,但它又必须以感觉为基础。提出了三种真理的标准:现象是了解可见事物的标准,概念是研究的标准,情感是取舍事物的标准。以原子和虚空排除了神在自然界的地位,认为人们所以会制造和崇拜神,是出于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成为早期希腊哲学家中态度最鲜明的比较彻底的无神论者。强调必然性,认为没有一件事是随便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理由并且是遵循必然性的,自然界任何情况的产生都可以找出它的物质原因,但没有理解必然和偶然的关系,从而陷入机械论。以此去解释世界的形成和宇宙的演化,认为原子在互相撞击的作用力下,形成一种漩涡运动,运动中遵循物以类聚的具有必然性的物理法则,形成紧密的物质团。提出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其中有无数个处于永恒生灭中的世界,是笛卡儿、拉普拉斯、康德的太阳系起源于以太或物质微粒和漩涡运动说的先驱。已经重视研究社会道德伦理问题,把人看作是由原子构成的小宇宙,提出朴素的社会进化思想,反对神创社会或神主宰社会的观点。认为远古人类像动物那样过着衣食匮乏的群居生活,是双手和智慧引导他们从蒙昧走向文明。技术和文化是人类经验的结晶,文化艺术是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发展起来的。肯定语言是约定俗成而不是来自神。在政治上,拥护奴隶主民主制,认为在民主制下贫穷比在专制制度下享受所谓幸福要好。指出贫富两极分化是造成当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为了维护民主制缓和社会矛盾,主张限制财富的积聚和兼并,克服因贫富过于悬殊造成的不幸和危险。其伦理思想的中心是求得精神上的宁静,由此将人引向正义和善。强调节制情欲,认为理性高于情欲,推崇理智的作用。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美学学说,认为人是小宇宙,同大宇宙一样,富于变化而有规律。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寓于美与善的统一。在社会生活中存在智慧美与形体美,智慧美高于形体美,人应更注重于内在的灵魂美。其哲学思想对以后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有深远影响。生前撰有大量著作,现存260余条真伪有争议的道德格言。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1 1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