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宗教
类别 哲学
释义 宗教     religion

笃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歪曲、虚幻的反映。“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religio,意指联系。由一整套宗教信条组成的信仰,以及由信仰产生的特殊的感情体验,是宗教的本质特征。宗教的信仰和感情为意识内容,与宗教仪式、宗教组织等外部物质形式的统一,构成宗教的完整体系。是一种能发生一定社会影响,拥有信教群众的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人类无法控制自然,不得不屈服于自然的压力,于是将自然物和自然力人格化而加以崇拜。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宗教,主要表现形式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以及上述崇拜的结合即被当作氏族或部族标记的图腾崇拜等。后来这种反映自然力量的幻像又获得了社会的属性,成为人类历史命运的主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于:人们受这种社会的盲目的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深重苦难的不满、恐惧和绝望;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重要精神手段。宗教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进,由原始拜物教而神灵崇拜,由多神教而一神教,由部落宗教而民族宗教,最后又出现世界性宗教。目前主要的世界性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和伊斯兰教,有些国家还保留民族宗教,如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等,某些地区仍然存在原始宗教,如萨满教等。与此同时,相应地产生了具有约束权力的宗教机构(如教会等)和权威性的专职宗教首领;各种教条、教规、仪式、神学、宗教哲学也更加完备起来。宗教在历史上对人民生活的进步、民族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发生过一定影响;革命阶级和劳动群众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曾借宗教旗帜号召和组织革命斗争。但从总体上说来,宗教的本质是消极的。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宗教和封建迷信都是有神论思想的产物,但两者存在根本的区别,宗教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和世界观,封建迷信则是少数巫婆神汉骗钱害人的非法手段。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历史现象,终究是要消亡的,但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宗教这种历史的产物才会趋向自然消亡。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8 6: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