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大临 1040—1092 北宋学者。字与叔,蓝田(今属陕西)人。以祖荫入官,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初学于张载,后改从二程(颢、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认为“道”或“天理”是“寂然不动,虚明纯一”(《吕蓝田语录》),它降至人心中而成为“良心”,“良心”“寂然不动,虚明纯一,与天地相似,与神明为一”,故云“我心即天心”(同上)。又说“良心”如一面镜子,能照一切物而不为外物所动摇,“不为物欲之所迁动,如衡之平,不加以物,如鉴之明,不蔽以垢,乃所谓正也”(同上)。认为人的知识是在“俨然危坐”而“默识心契”中领悟出来的。“良心所发,莫非道也”(同上),只要启发“良心”,便可合乎“道”或“天理”。曾作《克己铭》,有“凡厥有生,均气同体”,“立己与物,私为町畦”等句,与张载“民胞物与”思想接近。故程颐认为“与叔守横渠说甚固”(《宋元学案·吕范诸儒学案》)。南宋朱熹则评他“不合以己与物说”。著《考古图》十卷,不仅著录铭文,亦摹写铜玉器图象及尺寸大小,注明收藏之家与出土地点,为中国最早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另有《易章句》、《大易图象传》、《孟子讲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