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后结构主义美学
类别 哲学
释义 后结构主义美学     post-structuralistic aesthetics

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1968年“五月风暴”后产生于法国,后旋在欧美各国传播。主要代表有德里达、福科、R.巴特、克里斯蒂娃以及美国耶鲁批评派的主要成员等。该派由结构主义演变而成,其成员也大部分来自结构主义学派。但他们都主张超越结构主义。在哲学、美学上,反对任何形式的整体观,认为无论社会制度、艺术作品或哲学,只要试图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就会带有整体的压制性质。分解整体性,有助于差异的撒播,防止社会秩序和思想文化的僵化。以尼采的理论为依据,批判西欧凭借客观和理性来恢复对世界秩序的认识的形而上学的传统,试图恢复被结构主义所忽视的非理性事物和伦理性事物。把文字学提到哲学的高度,认为文字学研究“活的”话语与书写符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注意世界历史的某一时代情况。美学上认为文学作品没有一个内在中心或结构,没有决定作品终极意义的绝对真理,只有一个“无中心的系统”;诠释过程一层层不断地展开所描成分是无穷无尽的过程,没有内核,没有隐秘。该派美学否定西方传统美学包括现代结构主义美学,发生了深刻影响。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24 11: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