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 primitive society 亦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始于人类的产生,终于奴隶制的形成,延续三百余万年之久。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依靠集体劳动,以采集天然食物和捕猎动物维持生存。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原始公社成员共同占有,人们按原始分工进行集体劳动,产品实行平均分配。因而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和阶级,也没有国家。社会组织最初是松散的原始群,后随着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的逐步形成,产生了按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氏族公社(经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它成为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在氏族之上还有胞族、部族、部落联盟等社会组织。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金属工具的应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引起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样,劳动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剩余产品日益增多,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原来属于氏族公有的财产逐渐变成个人私有财产。氏族成员贫富差别扩大,战俘和一些穷人逐渐变为富人的奴隶,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趋于瓦解,最终被奴隶占有制社会所代替。原始社会解体的时间,因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不一,在古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约为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中国约为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的夏代,在古希腊、罗马则更晚些。但原始社会的残余仍存在于以后的社会形态中。如中国的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前就还处于原始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