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刘禹锡
类别 哲学
释义 刘禹锡     772—842

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治河北定县)。贞元间连登进士、宏辞二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迁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后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也并称“刘白”。在哲学上,认为天和人都是有形的物。“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论》上)元气分阴阳,产生雨露雷风等运动。“天之有三光悬寓,万象之神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山川五行。浊为清母,重为轻始。两位既仪,还相为庸(用)。嘘为雨露,噫为雷风。”世界万物由气生成,分类成群,“乘气而生,群分汇从”,先有植物,后有动物,“植类曰生,动类曰虫,倮虫之长(指人),为智最大。”(《天论》下)指出“空”、“无”也是物。“空者,形之希微者也。为体也不妨乎物,而为用也恒资乎有,心依于物而后形焉。”(《天论》中)并认为“空”、“无”是一种可以通过“以智而视”的细微的物质;“无形”也只是因物而现故无常形,并非指“无”或“空”,“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乌有天地之内有无形者耶?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耳,必因物而后见耳。乌能逃乎数耶?”(《天论》中)以“理”、“数”、“势”说明事物的客观规律。认为“以理揆(度量)之,万物一贯也”(《天论》下),“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数存而势生”(《天论》中),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还强调“数”和“势”“附乎物而生,犹影响也”(同上)。在此基础上,提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看法。认为人与天,即社会与自然的职能不同,“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天论》上)。指出如果社会是非法制完整,即使在荒芜地区,“人理”也能起决定作用;如果社会是非法制丧失,即使是发达地区,“天理”也起决定作用:“是非存焉,虽在野,人理胜也;是非亡焉,虽在邦,天理胜也”(《天论》中)。认为客观事物各有其特殊职能,“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人交相胜”(同上)。并通过“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揭示宗教有神论产生的根源,认为人如果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就不会相信“天”;反之,如果不能掌握规律,就不免信“天”。还提出宇宙万物“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的看法,认为“物壮则老,及唯其常,否终则倾,亦不可长”(《问大钧赋》)。强调“不能循往以御变”(《鉴药》)。但后期对佛教表现了妥协。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插田歌》、《竹枝词》、《柳枝词》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禹锡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1 13: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