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伊壁鸠鲁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伊壁鸠鲁 Epikouros前341—前270 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或花园学派)的奠基人。出身萨摩斯岛。其父涅俄克勒斯(Neocles)是教师。从14岁开始对哲学感兴趣,最早在萨摩斯岛接受柏拉图学派帕菲罗斯(Pamphilos)的教育,后来据说在提奥斯接受瑙昔芬尼的教育。前307—306年在雅典购置花园屋舍创立自己的学校。最早接受妇女入学,建立和柏拉图学派、逍遥学派、斯多亚学派相抗衡的学派、学校。学派一直持续达800年之久,成为古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主要中心。他的哲学包括物理学(关于存在的学说)、准则学(关于认识及其标准的学说)、伦理学(关于幸福的学说)。认为达到幸福是人生的目的,而物理学和准则学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在物理学上,反对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以及其他超自然的本原;和德谟克里特一样,认为世界的终极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万物是可灭的,原子是不灭的,虚空是原子得以运动的必需场所;存在的东西不能来自非存在,存在的东西不能归于非存在;原子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着三种运动:直线的、偏离直线的、向各个方向进行的运动。从而克服了德谟克里特的机械的必然论,承认偶然性,运动和变化的根源内在于原子;原子不仅有大小、形状的不同,而且重量上也各不相同。认为存在着无数个世界,其中一些正在产生,另一些正在消亡。在准则学上,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准则学的目的是寻找真正认识真理的标准。把感觉-知觉看作是人类共有的,它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和基础;感觉是主客体联系的环节,认识的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是感觉,谬误来自推理或意见或判断,得到感觉证明的推理、意见、判断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用德谟克里特等的素朴唯物主义的流射说来解释感性认识的产生,人的感觉是由于从客观存在事物中放射出来的流射物,进入感官而形成的。在伦理学上,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最高的善是幸福,幸福和快乐是同义的;应避免追求带来痛苦的快乐,反对追求粗鄙的感官的享乐;强调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以达到不动心。指出智慧是达到幸福的唯一途径,只有贤人才拥有智慧,他是永远幸福的。社会契约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也不受他人的损害。为了摆脱来自外界的干扰,规劝人们不介入公共事务,避免结婚和生育子女,提倡远离尘世,过一种隐居生活。在神学问题上,认为万物都是原子的运动形成的,宇宙是永恒的无限的,地球和其他可见星体,是无数世界中的一个;诸神居于诸世界之间,不干预人间事务幸福地生活着;死亡无非是灵魂原子的解体和感觉的终止,从而排除了人类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具有无神论倾向。原撰有300多卷著作,大都佚失,保存下来的有《致希罗多德的信》(讨论物理学)、《致墨诺和斯的信》(讨论伦理学)、《致皮索克勒斯的信》、《主要学说》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