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奎利 John Macquarrie1919— 英国哲学家、神学家。曾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195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2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在格拉斯哥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英国牛津大学任神学教授。主要研究存在主义与基督教的相互关系,对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和神学思想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海德格尔关于时间性和历史性的思考,可以作为解决基督教神学中上帝既与人类相沟通,又是超越历史,不为时间的流逝所触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他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概念论证基督教的上帝论,认为上帝的永恒性并非指“无时间性”或“超时间性”,而是从更为原始的意义上来理解上帝的“无限性”和“无终极性”。认为时间性存在的具体形式被人称为“历史”。历史研究的意义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不关心于事实而关心于潜在可能。从这种时间与历史的意义上说,存在主义的“存在”与基督教的上帝是同义的。他还以此创立了“生存论-本体论的神学”理论,突出个我的生存问题,指出生存永远是个我的独立的人格的生存。他支持基督宗教三派内部的普世合一运动,主张基督宗教的“上帝之民”包括全人类,而各大宗教的创始者则是神人之间的中介者。在《中介者》一书中,认为在人的天空中有九大明星,即摩西(mōsheh)、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约前628—约前551)、老子、佛陀、孔子、苏格拉底、罗摩克里希那、耶稣、穆罕默德。主张宗教间对话,寻求一种多元化的统一与共识,不要求各宗教的等同或雷同。主要著作还有《存在主义神学》(1955)、《基督教神学原理》(1966)、《思考上帝》(1975)、《现代思想中的耶稣基督》(1991)、《海德格尔与基督教》(1994)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