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 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者。曾就学于威斯康星大学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1967—1968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其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超出心理学的范围而影响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哲学和美学。提出“自我实现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之后才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可能发挥。认为人的发展与成长是没有止境的,生命的过程就是形成的过程,人总可以比一定时刻的状况更成熟一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必须对经验完全敞开,必须要能接受他所觉察到的东西,并能处理外部世界和自我内部所面临的问题,因而自我实现就是能超越自己的缺陷成功地适应现实,使自己趋于完善。马斯洛的美学理论与他的心理学理论融为一体。审美活动对创造与完善人格的意义在马斯洛那里得到了充分地重视与强调,认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也就是审美人格的确立,这是一种终极的目标。创造与欣赏美是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审美需要是人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动。其审美理论在他对高峰体验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高峰体验虽不是为审美所独有,但高峰体验的主客交融为一、超越狭隘的功利、超越时空、从内在肯定自我一些基本特性完全适用于审美的最高境界。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个性》(1954)、《通向一种关于存在的心理学》(196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