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阶级
类别 哲学
释义 阶级     class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全集》第37卷第13页)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形成阶级区别的基础,也是阶级划分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准。一定阶级所具有的政治特征、思想特征,由该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根据理性、意志、情欲三种灵魂,把公民分为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三个等级。亚里士多德进一步看到了贫民和贵族、大奴隶主和中小奴隶主之间的对立和矛盾。17世纪英国温斯坦莱认为“争夺财产和私利使人民、国家和全世界分成若干集团,引起战争和流血”(《温斯坦莱文选》),已接近私有制是阶级的根源的思想。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指出,阶级对立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自然状态中,人与人是平等的,进入文明状态,才产生了贫与富的对立、压迫者(主人)和被压迫者(奴隶)的对立。18世纪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梅叶、马布里、巴贝夫等人也都将私有制看成是阶级对立和不平等的主要根源。德国黑格尔认为,由于需要的差别和劳动的分工,市民社会划分为等级和阶级是必要的,并把市民分为三大等级:“实体性的”等级(从事农业生产);“反思的”等级(从事工商业);“普通的”等级(从事国家行政)。还以唯心的方式表达了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和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梯也尔、基佐、梯叶里、米涅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对近代社会中阶级存在的事实,作过许多方面的论述。米涅明确提出,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历史,是阶级斗争史,法国革命的历程,“就是构成法兰西的几个阶级争夺政权”的过程。基佐提出:“为了认识政治制度,必须去研究存在于社会中的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研究他们的相互关系……去认识土地关系的性质。”他的思想,接近于财产关系是阶级产生、存在和划分根源的思想。亚当·斯密以收入的来源作为阶级划分的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的产生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在原始社会的很长历史时期内,并不存在阶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和人们财产不平等的发展,社会才分裂为利益对立的集团,即阶级。“只要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就是说,只要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2页)阶级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上,通过民族内部的贫富分化和把民族、部落之间武装冲突中的俘虏变成奴隶这两条途径产生。在阶级产生过程中,非经济的因素,如战争和暴力,也起过重要作用,但它不是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相对应,人类历史上曾先后出现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社会)、农奴主(地主)阶级和农奴(农民)阶级(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阶级地位决定着人们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阶级的对立必然引起激烈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阶级的必由之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是消灭阶级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在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有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才能逐步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才能最终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恩格斯说:“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在这个阶段上,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同上)这时候人类便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24 5: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