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辨喜
类别 哲学
释义 辨喜     Swāmī Vivekānanda1863—1902

音译“施瓦米·维韦卡南达”。印度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印度教改革家。原名纳兰德拉那特·达德(Narandranath Datta)。1883年毕业于加尔各答学院,后拜罗摩克里希那为导师,献身于宗教与社会改革。1893年赴美出席世界宗教会议。会后访问美、英、德、瑞士等国,宣讲印度吠檀多派哲学。1897年在加尔各答创建“罗摩克里希那传教会”。1899年在喜马拉雅山麓建立“吠檀多不二论书院”。一生致力于印度教和吠檀多哲学的研究和革新,被称为“新吠檀多派”的首倡者。认为世界的最高本质是一种纯粹精神,叫做“梵”或“宇宙理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都是梵的显现。梵显现为世界是以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为媒介的。世界是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组成的,精神与物质是一种平行关系。两者皆为梵的变异。反对古代吠檀多学者把世界视为“绝对的零或虚幻”的观点,承认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存在。在探讨物质意义上的宇宙时,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一种经常变化的物质,千差万别的事物乃是物质的表现,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皆受规律所制约,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和因果不可分离,与周围事物没有任何联系的时间,空间和因果是不存在的。在社会观上,主张建立民族工业,改善群众生活,提高妇女权利,发展民族文化,驱除社会暴君,打破宗教对立和种姓藩篱,使印度各种社会力量在“印度精神”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主要著作有《吠檀多哲学》、《理性与宗教》、《业瑜伽》、《王瑜伽》、《信瑜伽》、《智瑜伽》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1 6: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