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 verification 在实践的基础上用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对某个理论或命题的真理性的判定。分为直接证实与间接证实。直接证实的对象通常是事实命题(经验知识),证实方式是将事实命题直接与观察、实验的结果相对照而作出判定。间接证实的对象通常是复杂的事实命题和理论命题(理论知识),证实方式是根据其他有关已证实的科学定律和事实命题,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进行推断。演绎与归纳在证实过程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演绎证实方法是从待验证的理论中推演出有关事实的结论(对已知事实或未知事实的预见),然后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从而对理论的正确性作出判定。归纳证实方法有较大局限性。由于科学理论常以普遍规律的形式表述出来,而用归纳法推出的全称理论命题的结论与单称事实命题的前提并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归纳法不能完全证实一个理论,只能给予某种程度的证实(即“弱证实”),或称为“确证”(confirmation)。运用逻辑概率可使归纳确证在标准化和形式化方面取得某种进展;在解决理论确证问题时,可以更有效地对理论进行选择。但是,逻辑概率是从量上考察确证事例的验证方式,它将每个检验证据对理论的支持程度视为相等,没有看到每个检验证据对理论的确证意义有着质的差异。从质上对确证事例的考察,主要是考虑检验证据对于理论的验证是否具有严格性和严峻性。严格性验证的主要方法是可控实验,即运用科学实验的手段,人工控制研究对象,排除自然过程中各种偶然的和次要的因素干扰,使人们需要认识的某些因素以纯粹形态表现出来,从而获得精确的观察,对理论加以验证。严峻性验证是对一个理论所推导出来的大胆新颖的预见的检验,是一种演绎推理的验证方法。从严峻性验证得出的确证事实,能比一般确证事例给理论提供更高强度的支持。任何时候科学理论都只是对客观现实的近似反映,科学理论的逼真度是历史地发展的,人们检验理论的实践活动也是历史地发展的,因而人们在每个时期对理论的真理性的判定具有相对的意义。科学理论的证实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