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明信 Frederic Jameson1934— 美国文论家、美学家,新马克思主义者。先后任教于耶鲁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杜克大学,1985年曾来华讲学,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理论上博采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派的观点,包括卢卡奇、阿多诺、阿尔图塞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吸收曼德尔(Ernest Mandel)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对现代主义,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资产阶级文化进行了分析批判。针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非历史观点,提出历史是一个空间性与时间性开放的总体,是一切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总体关系结构。强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的根本原则是“历史化”,即把文化艺术文本和批评范畴放回到其产生的特定社会和历史关联中去。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与精神分析结合起来,认为文学文本界是政治无意识的象征行为,它凭借象征既掩盖又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重大矛盾。提出文学研究的方法是一种“症状分析”,即透过文学文本的现象揭示其深层的政治无意识根源和历史必然原因。提出以文本为圆心、以历史为终极视界的文学批评阐释理论。认为批评即阐释,即对文本意义的重构。批评的阐释受到批评主体的三重视界的制约,第一视界是根据一般的关联来确定个别的历史事件,第二视界是由阶级斗争构成的社会组成方式的视界,第三视界是作为总体的广阔历史视界。认为三个视界是批评阐释的不同阶段,每个视界都带来对文本的不同重构,并以不同方式解释文本的结构。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语言的牢笼》(1972)、《政治无意识》(1981),在华演讲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1987)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