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愚 1909—1989 因明学家、逻辑学家、书法家。原名德之,字竹园,号北山。浙江山阴人。1928年赴南京支那内学院,从欧阳竟无研究印度因明唯识学。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留校任教。1941年后任贵州大学讲师、副教授。1943年后任厦门大学副教授、教授。1956年后历任中国佛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并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协会理事、中国逻辑史研究会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组成员等。一生从事中国名学、印度因明学研究。用逻辑概念译释因明术语,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因明与逻辑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印度因明、西方逻辑和中国名学在其各自历史发展中所作的思维形式及规律基本一致,但趋向各有侧重,进展也不尽相同,对三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对佛教哲学尤其唯识学有深刻研究,40年代发表的《唯识学的知识论》,50年代发表的《慈恩宗》等论文,在学术界均有重要影响。兼治文学、书法。主要著作有《因明学》、《印度逻辑》、《中国名学》、《书法心理》、《北山楼诗集》、《虞愚自写诗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