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论》 副题为《中国到自由之路》。冯友兰著。系发表于昆明《新动向》杂志的十二篇文章的结集。193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贞元六书”之一。自称:“事者对理而言”,侧重讨论当时的许多实际问题,为“新理学”实际应用的一个例证(见《三松堂自序》)。以《新理学》关于共相殊相的理论为指导,探讨文化与社会问题,力图寻求民族自救的出路。称五四以来文化上的中西之争实际是古今之争。认为西洋文化之所以优越“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底,而是因为它是近代底或现代底”。又认为中西之争,也“是城里与乡下之分”。提出西方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中国则是“以家为本位的社会”,故产生家族、忠孝、节烈观念,在“当时社会都是不得不然”,以此批评五四时期的新派人物攻击“吃人的礼教”,实是“极错误的”。同情和赞赏清末洋务派注重实业的主张,发挥“中体西用”之意,认为“组织社会的道德是中国人所本有的,现在所须添加者是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以为在保留封建文化和传统伦理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即可实现近代工业化。反映了作者当时的政治倾向和哲学、伦理观点。收入《三松堂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