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 1733—1818 清书法家、金石学家、经学家。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乾隆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湖北、江南、顺天等地乡试考官,又督广东、江西、山东学政,累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等,在文坛颇有声望。以“质实”、“通变”为美。为纠“神韵”说的灵空,“格调”说的拘泥,倡导“肌理”说,与“性灵”说相抗衡。追求考证学问、儒家经术的“质实”,认为“考订诂训之事与词章之事,未可判为二途”(《蛾术集序》),诗文应“以经术实之”(《神韵论》下)。提倡“通变”,即师古善变之法。针对“神韵”说,认为师古要正本探源,充实学问;针对“格调”说,认为通变须穷形善变,以我运法,化格调之见而后言格调。形成以学问为本,以考证为途径,以通变为方法的文艺美学论体系。反映出清朝提倡读经,时代风气崇尚考证的明显影响。有《复初斋文集》、《复初斋诗集》、《石洲诗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