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 蒋孔阳著。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由11篇论文构成,主要探讨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与阴阳五行的关系,并分别论述了孔子、墨翟、老子、庄周、孟轲、荀况、商鞅、韩非等人和《礼记·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全书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勾画了先秦时期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一是由殷商与西周奴隶主贵族相信“天”、“帝”,而形成的带有较多神学唯心主义色彩的音乐美学思想;二是春秋时代出现的、要求音乐为生产服务的前期阴阳五行说的音乐美学思想;三是春秋末期以至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由《礼记·乐记》集大成,以“礼乐”为贯穿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道家、墨家、法家等反“礼乐”音乐美学思想的斗争;四是战国末期与儒家“天命论”相结合的,强调“天人感应”、“五德终始”,具有神秘色彩的阴阳五行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认为先秦音乐美学思想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二是论战性强。通过诸子百家之间的争鸣推动了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而礼乐问题则是当时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先秦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