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十讲》 李石岑著。据1932年福建教育厅暑期讲学会讲演稿整理。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十讲为:《绪论——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的比较研究》、《儒家的伦理观》、《墨家的尚同说及其实践精神》、《道家的宇宙观》、《名家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中庸的哲学》、《禅家的哲理》、《什么是理学》、《体用一源论》、《生的哲学》。全书反映了作者新的哲学史观和方法论。认为应以对于“什么是物质”的回答来决定哲学的性质,指出中国哲学“有辩证法,也有仅少的唯物论”,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关系,所以没有辩证法的唯物论,只是“中国的哲学现在将要开始走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步式”(《绪言》)。运用中、西哲学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哲学进行了叙述和评析。指出:“儒家既以拥护封建组织为职责,当然不能不提出它的十足的唯心论,用它的唯心论以掩盖其对小人羁縻和剥削的痕迹,正如希腊时代的三哲人用他们的观念论来掩盖其对奴隶羁縻和剥削的痕迹一样。”(《儒家的伦理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较早以新观点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发展史的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