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科 Mirkel Foucault1926—1984 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结构主义的代表之一。194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后又攻读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学位,1963年任巴黎大学哲学教授,1970年被聘为法兰西学院历史和思想体系教授。研究涉及医学、精神病学、精神病理学、自然科学史、经济学、语言学和犯罪学等,并从这些学科中吸取材料探讨思想发展的结构。抨击历史的连续性原则,反对用生产方式或时代精神给历史分期,也反对用某种共同因素联系起来的历史时期的思想,把历史看成非连续性事物的游戏,主张用感性印象去重写历史。认为历史是一些结构的交替,对疯狂与理性的认识有一个历史过程,中世纪把疯子看成与普通人一样,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怀疑疯子,把疯子从社会中分离出来。但认为疯子的病是从上帝那里来的,所以疯子处在不清楚的地位上。17—18世纪开始创立普通医院,把疯子、流氓、乞丐全放在一起,认为他们是无理性的。19世纪以来,人们把疯子与流氓、乞丐等区别开来,形成独立的、特定的看法,认为疯子是病人,为他们设立了精神病院。无理性是理性的一面镜子,又是理性的延伸,因此反对“理性失常”的说法,认为近代一些文学家、画家都有非理性的因素。认为欧洲近代思想的发展表现为结构的交替,认识范围内的这种结构叫做“认识型”,有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时期和19世纪以后三种类型。认识型是一种无意识的、静止的、同时性的、彼此独立的结构。知识的发展由认识型决定,社会发展由社会的形式决定,因此人在认识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中都不起作用,人就消亡了。认为权力形式是一种知识形式,权力和知识是共生体,权力可以产生知识,知识也能给人一种权力。权力不仅是消极的压制,而且有一种创造功能。权力并不如人们所认为的体现于国家机构中,为国王、政府所掌握,而是在基层有充分的体现,如地方机关的管理条例、法院的法律、学校军营的训育方式等。认为权力不是从上面贯彻到下面,而是从下面体现到上面。下层的权力结构使上层权力合法化。下层的权力结构被称为微观的权力,上层的权力结构被称为宏观的权力。微观的权力在医生与病人之间,知识分子与无知识者之间也存在。主要著作有《疯狂的历史》(1961)、《医院的诞生》(1963)、《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话语的秩序》(1971)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