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支行法 古代印度瑜伽派哲学修炼的八种方法。(1)禁制(Yama),为消极的道德戒律,指不杀、不盗、不淫、不贪、不妄;(2)遵行(Niyama),为积极的道德戒律,指清净、轻安、苦行、诵读、崇敬自在天;(3)坐法(Ᾱsana),指修炼身心时盘坐的方法,是辅助入定的必要条件,要求身体轻安、自在、坚定,不能有丝毫矜持不安;(4)调息(Prā āyāma),指控制和调理呼吸使之安心的方法;(5)制感(Pratyāhāra),指控制感官不为外物所扰的方法,使之对世间各种诱惑失去兴趣;(6)执持(Dhāra a),指使心专注于一处的方法,为使心不外驰;(7)静虑(Dhyāna),指专注于对自我沉思的方法,使主、客观合而为一,进而达到“等持”状态;(8)等持(Samādhi,亦称“三昧”,一译“定”),指自我完全排除欲念,与对象融为一体,已意识不到自身和外物的存在,惟感真知神我独存。至此已达到修炼目的,修炼者可获得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