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罗亚斯德教 Zoroastrianism 古代波斯及中亚等地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约前628—前551)在波斯东部创建,以后传播到亚洲地区,3—7世纪被波斯萨珊王朝奉为国教。7世纪阿拉伯人统治波斯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而逐渐衰落,但在印度波斯移民帕西族中仍很盛行。该教奉《波斯古经》为根本经典。主张善恶二元论,在善恶斗争中,该教提出神话的宇宙观和历史观,把人类历史的进程划分为四个时期。阐述了神灵世界、物质世界和人类产生的经过,探索了人的自由意志及思想、语言、行为的后果。提出了灵魂不灭、善恶报应和末日审判等说教。这些思想对于摩尼教、犹太教、基督教、诺斯替教以及希腊罗马哲学中的一些流派都有影响。约在6世纪由中亚传入中国,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等。隋唐时期一度很流行,南宋以后,不复见于中国史籍。参看“琐罗亚斯德教二元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