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认识 rational cognition 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与“感性认识”相对。表现为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使认识产生一个飞跃后而形成。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不同,具有抽象性、间接性和普遍性的特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互相联结。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使认识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列宁说:“……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列宁全集》第55卷第142页)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经过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性。然后运用对这种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必须由实践来检验、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又相互渗透。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又有感性。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都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作用;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地统一起来。参见“感性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