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气韵
类别 哲学
释义 气韵    

中国美学史范畴。指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美感力量,又指超越艺术形象的主观审美体验,艺术家的品格和艺术作品的风格。语出《郑道忠墓志铭》:“君气韵恬和,婉望温雅,不以臧否滑心,荣辱考虑。”以“气韵”表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南朝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已开始应用此概念于文艺品评中:“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蕴思含毫,游心内运,放言落纸,气韵天成。”说明作家内在的个性、气质、才情具有音乐感的表现。谢赫进一步把它确定为绘画理论批评的基本范畴。《古画品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强调审美对象和艺术家自身及其作品表现的音乐境界和富有生气的美感力量。陈姚最《续画品》评谢赫时也使用这一概念:“气韵精灵,未穷生动之致。”表示艺术作品的内在生命力。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它与“形似”相对,作为“神似”的同义语:“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五代荆浩《笔法记》把这一概念,全面应用于山水画的审美评价中,认为它与意境构思密切相关:“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把“气”与“韵”对举,表示艺术家选取描绘的对象,应当超越形象之外。宋郭若虚强调作品的“气韵”,取决于画家的“人品”:“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把艺术家主观的人格精神,提高到审美创造的首要地位。敖陶孙《臞翁诗评》称曹操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则以此概念表示作品的艺术风格。自此以后,每有艺术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把它作为时代和作品的审美风格。清黄钺《二十四画品》把它列为一品,亦指艺术风格,认为其特点是“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又把“气”与“韵”并举,“气者,气味也;韵者,态度风致也。”说明它表现于艺术形象的形式美之外,须鉴赏者细加品味,方能感受其生命力。该范畴已成为中国古典艺术和文学鉴赏与创造的审美要求的最高准则之一。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24 8: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