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卜克内西,W. Wilhelm Liebknecht1826—1900 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创建人之一。积极参加1848年德国革命,革命失败后被捕监禁九个月。1850年到日内瓦,被选为德意志工人协会主席。不久被驱逐出境,先后流亡瑞士和伦敦,在伦敦结识马克思和恩格斯。1862年8月,作为马克思的代表回到德国,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独立的革命政党同拉萨尔派进行斗争。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后,成为第一国际革命思想最热心的宣传者和国际德国支部的组织者之一。1867—1870年和1874年先后担任国会议员,利用讲坛揭露普鲁士反动政策,获“人民的代言人”称号。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积极支持巴黎公社。1875年在社会民主工党与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组成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时,曾做过大量工作,是新党纲(即哥达纲领)的主要起草人,因接受拉萨尔错误观点,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评。后任中央委员和中央机关报《前进报》责任编辑,对拉萨尔派进行了必要的抵制,在该报刊登了《反杜林论》。1878年10月反社会党人法颁布后,和倍倍尔等采取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的策略。出任《社会民主党人报》主编。晚年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曾参加第二国际的创建工作。主要著作有《法国革命史》、《反对军国主义和反对新税》、《不要任何妥协》、《社会民主党人是怎样的人以及他们要求些什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