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斗争性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斗争性 struggle 对立面的互相排斥和互相否定。与“同一性”相对。中国哲学史上,一般常用“反”、“交”、“争”、“仇”、“分”等概念来表述对立面的斗争。欧洲哲学史上,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构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著作残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斗争性作了全面和科学的阐述。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不但互相联系,而且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直至互相否定。凡有矛盾就有矛盾斗争。矛盾斗争性既存在于统一体趋向破裂和转化的剧烈运动的状态,也存在于统一体相对稳定和静止的状态中。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促使事物或矛盾的发展起着重大或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曾以进化论为例指出:“进化论证明了,从简单的细胞开始,怎样由于遗传和适应的不断斗争而一步一步地前进,一方面进化到最复杂的植物,另一方面进化到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7页)列宁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列宁全集》第55卷第306页)。矛盾斗争是使此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此过程转化为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并不是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促进新事物成长和发展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斗争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是受每一对具体矛盾的内外条件制约的。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矛盾斗争的特点和形式也不同。唯物辩证法范畴的“斗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它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趋向,如无机界中的排斥,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中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把矛盾斗争仅仅归结为政治斗争或敌我斗争。一般说来,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趋向或斗争本身的展开是逐步的,有一个从不甚明显到逐步明朗化和激化的过程。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事物矛盾两种不可分割的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片面强调矛盾斗争性而忽视同一性,或者片面强调同一性而忽视斗争性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