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力减低理论drivereduction theory
一种生物学的动机制论。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C.L.赫尔是这一动机制论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他将生理学中的体内平衡概念引进自己的动机制论,认为当有机体内部发生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紧张,产生驱动行为的内部力量,即内驱力。随着不平衡的消失、内驱力减弱,行为也就停止。他把内驱力看做影响有机体的行为变化的主要变量,正是内驱力发动习惯力量,形成有方向的行为的发动力量,即反应势能。他还把这一理论运用在自己的学习理论中,认为强化是学习的基本条件,而作为一切强化的基础的初级强化就是一种驱力减低的过程。动物学会摄食动作和避开电击的动作,是由于这些动作受到了强化,减低了获取食物与避开伤害刺激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