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complaint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个体内在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外在宣泄。马斯洛认为,“牢骚的水平就是一个人的需要的水平,也可用来表示他的动机的层次”。其主要特点:(1)针对性,即针对个人、群体、现实、社会、国家的某些事件而发。(2)现实性,即绝大多数的牢骚均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人们对某种现象看不惯或反感而发。(3)煽动性,即发牢骚的目的就要引起人们关注、共鸣,得到人们的赞同、支持和传播,故易产生从众效应。(4)片面性,即牢骚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抓住一面不顾全面,有夸大、渲染。(5)宣泄性,即通过发牢骚宣泄一下对某种事物的不满,发完牢骚感到快活。(6)层次性,即牢骚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马斯洛认为,“一个没有牢骚的社会是十分低级的社会,一个没有牢骚的民族是一个昏睡的民族;没有社会大众的积极向上的牢骚,便没有社会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牢骚是一种民意,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应搜集、研究和分析牢骚的实质、根源和群众的基础,积极提出应对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