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suggestion
用间接的方法诱使人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其特点在于暗示实施者不需说理论证,只是动机的直接“移植”;暗示接受者则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附会地接受。对暗示机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M.别赫捷列夫认为暗示是每个人固有的现象,属于人类心理方面的正常特性;美国心理学家E.康克莱认为暗示是认识作用不加批判地接受,是一种信念或准备动作的态度。暗示种类很多,按其目的性分为自然暗示和有意暗示;按其作用效果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按其方式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等。暗示方法也很多,如言语、文字、表情、手势、物体、情境等均可用来作为暗示的手段。因暗示既可在觉醒状态下进行,也可在催眠状态下实施,故暗示与催眠常结合起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在医学临床中应用。暗示在艺术、宣传、商业广告、体育运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