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者效应experimenter's effect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期待效应”,见于心理实验和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现象。罗森塔尔(Rosenthal, R.)曾对这种现象作过许多实验研究。他发现,在以人为受试者的许多实验研究中,实验者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实验的结果,实验者预计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实际上就得到什么结果,这就是实验者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实验者修改实验结果或有意识地暗示受试者所致,而只是由于受试者有一种希望按实验者隐蔽的意图给以反应,以博得实验者好感的自然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实验者的任何哪怕是极微妙的非言语活动,如面部表情、手势和说话的口气、声调等,都可成为受试者猜测实验者隐蔽的意图或所期待的反应之线索,从而就依此朝着实验者所期待的方向作出反应或回答。这说明,在人类的心理实验中,必须十分注意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实验者在实验中必须严守“中立”。心理治疗可以看作一种临床心理实验。目前除行为治疗外,心理治疗效果的科学的实验研究极少, 国内外现已发表的大多数关于治疗效果的研究甚至够不上实验研究。那些比较病人治疗前后变化的研究,多属于“前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在这些被推荐的心理治疗的疗效中,实验者(治疗者)效应占主要地位,而采用什么技术或方法则是次要的。在心理治疗研究中,病人一般清楚地了解治疗者的意图,治疗者也有意地影响病人,治疗者的影响力是决定疗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上述情况意味着,要证明某种心理疗法确实对某类病人有效,必须通过科学设计的实验研究区分出心理治疗中的治疗者变量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本身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实验者效应不仅见于心理实验和心理治疗,而且也见于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的一些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