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
 


拼译: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
 


亦称“詹姆斯-朗格理论”、“情绪外周说”。情绪理论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1884年和丹麦生理学家C.G.朗格1885年相继提出。认为情绪就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感觉,即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反射性变化而产生的。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影响个体的刺激引起个体生理或身体的反应(即身体器官、内脏和肌肉的反射性变化),随后身体的生理变化导致情绪经验。如幼儿手指受伤流血(刺激),引起哭泣(反应),继而感到悲伤(情绪)。该理论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情绪经验的性质、组成和原因,强调身体的,特别是内脏的反应是情绪经验的来源,但这与“情绪是生理变化的原因”的通常观点相反,受到不少批评。从情绪行为的生物演化过程来看,该理论具有其合理性。因为首先出现的情绪性行为反应都是反射性的,符合进化程序。该理论引起后世许多关于情绪生理机制的研究。美国学者谢灵顿将一只狗的颈部与内脏之间的神经联系割断后发现,狗仍表现愤怒和厌恶的情绪,以此否定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1927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情绪丘脑说,将情绪的理论解释从外周引向中枢。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0 2: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