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癌症究竟是什么?爱情?我一直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情感机构正规吗?到底爱是什么? 奥修说:「当一个人开始爱而非需要时,他就成熟了:他开始充盈,开始分享,开始付出,这两个强调完全不同,前者强调如何得到更多,后者强调如何付出,如何付出更多,以及如何无条件地付出,这就是成长,成熟。」 爱情读心术作者艾瑞克说:「爱是自己,爱的付出是爱,主动的关系。」爱是自己,爱是爱人,被吸引,是喜欢,被动的关系。」 在我的认知里,爱有三个层次,我认为,“你的爱属于哪一个?”要学着去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本文中有提到前两个层次的爱情,第一个层次的爱情是「物质的爱情」,第二个层次的爱情是「成熟的爱情」。在我看来,第二层次的爱跟奥修和埃里克所说的爱一样。知道了这三种爱,就知道了这三种爱可以让我们心安。 三层爱,我把它叫做“宇宙之爱”。而且,我们不必用“爱”这个名词来代替这类概念,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所用的“名”也会有所不同。 在《齐物论》中,庄子根据对道的认识程度,把人分为四类,其中最高的层次就是能直观地透视万物之理,而不以自己的私域来划分任何客观事物。其中最坏的就是自以为是突出是非,偏狭的思想也因此而形成,而道却荡然无存。 佛慈悲观是源于诸佛菩萨无染的爱,也就是不为自己的爱欲而求,它所关注的,是与自己平等无二的其他一切众生,因此能发利他、度他心行,只是因为它开发了它自己的智慧。 笔者认为,与墨家的“兼爱非攻”,与基督教的“爱之敌”,虽然境界、角度不同,情感机构正规吗?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使我想起了最近在《爱情花园》一书中一个很能使我认同的关于爱的解释: “‘宇宙的’,‘整体的’,这是爱的本质,是真爱。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渴望这样的爱,却很少能感觉到。人脱离整个宇宙,远比脱离出生时的身体重要。人类是有意识的动物,分离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心理层面上,但不仅仅是身体与母亲的紧密联系,还有心理的联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必须抑制他们自身的许多本性,每个人的精力都必须被削减和控制。儿童在成为「好」儿童后,将无法体验自我与宇宙能量(爱)的连接,人们学会彼此「照顾」(这是社会认为的『爱』,以取代宇宙能量(爱)的连接)。 人际关系园地里,人们在寻求亲密,而人际关系的目标就是与他人「能量振动同步」。亲昵关系并非通常所说的身体“亲密无间”,而是“显露脆弱”。从这些认识中,我发现我们正在将第二种爱和第三种爱结合起来。或许我们不能像佛菩萨一样,对生命拥有无穷的爱。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与那些与我们有联系的人,特别是那些与我们结合的人,获得自由。 而且我认为,能够让别人同时和你联系,同时也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的人,才会想让对方长久地、永远地想和你在一起,即使这一生的时间不够,还想继续到下一个人生。而且所谓的自由,就是不受对错善恶的束缚,而是完全接受对方的整体,不受是非善恶的束缚。还能完全接受自己的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