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现代人类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把「说话很直」当作优点。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有被骗过的吗?毕竟在现代社会,谎言和虚伪已成为一种常态,所以大家都会把那些说话不拐弯抹角的人当成「清流」。但是许多人却会利用这种情势,将自己的不切实际和不贴心,借著「我说话很直」来歪曲成一种借口,不为别人着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也只为自己方便,奥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能控制情绪,认为“我付了的钱”。 还记得我在cmoney上看过一篇文章,“交谈使别人感到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的高度!直言不讳并非借口”: “言归正传,在内心真正尊重别人才会有善言,这与伪善不同。 看到太多人以“直率”为名,对自己的言辞不负责任。 正如“直”,可以随心所欲,一言不发。 由于“直”,可以信口开河发泄怨气。 由于“直”,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不虚伪”让路。 由于“直”,一切粗鲁冒失的措词错误都应得到原谅。 那不是真正的性格,也不是单纯的率真。 比诚实和直率要少。 他只是在自私自利,说话不经脑子, 漠视别人的感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顾忌的影响, 不择手段,只为自己的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其实一直没有发现“说话直白”加上“坚持己见”的我,有被骗过的吗?吃了多少自己的亏,伤了多少人的心,自己又不自知?或许不会引起反感,但至少会让人想疏远。我经常跟自己的培训讲师说“要结善缘”,可是怎么说呢,这就是你能否结善缘的关键所在。 当我做讲师的时候,做了这么多的粉丝,经历了这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的确会让我觉得有必要狠狠的把对方打醒,但是我逐渐发现了一点: 自言自语时,伤害的只是别人,而自言自语时,却是彼此帮助。因此,我们有理由让演讲变得直截了当。 假如我们真的想帮助对方,就应该说对方能听得进去的话,用让人感觉舒服的方式与对方交流同样的事情,不要因为「自己没说太伤心」就拿出一个「我也不想说,但不说我认为是在害你」的借口,同时又用「多对少」的方式与对方交流,自然会造成对方的「不舒服」。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公平,权力由「人」掌握,规则也是人定下的,只要能处理好「人」,就能处理好这个世界的大部分问题。”使人舒适」,并不等于「不真诚」或「虚伪」,关键在于你用什麽方式来表达,怎样让人明白你的意思,这才是问题所在。 不要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对待别人。 这个说法很微妙,但许多人却很不自觉,除非「对方认为」(如上级、学长、长者等)比「自己认为」(如上级、长者等)高一层,把对方当作理所当然,不觉得不舒服(记住,「对方认为」不是「自己认为」)。但是如果你们能在比对方高一层的情况下能平等地相互沟通,对方不但会感到受到尊重,而且会更愿意和你们沟通和合作。 上述两种模式的交流方式为:「垂直模式」,即以上两种或以下两种模式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