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而高于同情度的,则是「同情」。假如说同情只是为对方感到失落、伤心等等,那么同情就是将自己代入他人的境遇,我在购买了感情咨询服务理解别人的思想、情感、情感等等,所以同情也有个名字叫“共情”。 它的确很贴心,但正如“同情泛滥”一样,“同情泛滥”也不是好事。那么如何把握这种“为他人着想”的程度呢? 近几年来,移情被捧得很高。 诚然,移情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缺乏移情会使你在决策上失误,或为他人带来种种益处,但如果不能认识到移情的局限性,就会损害你自己和组织的绩效。 移情泛滥,到底错在哪里? 移情是什么? 移情(Empathy),也称为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在购买了感情咨询服务能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思想,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情,并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情感自我控制、换位思考、倾听能力、尊重表达等都是情感智力的表现。 烦人烦神 移情是一种高负荷的认知活动,就像在嘈杂的环境中同时记住许多信息一样,会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保持同理心,可能会引起“同情疲劳”(过度压力会导致理解他人的意愿和能力严重缺乏),或者发展为长期、慢性的倦怠。 对临终关怀机构的护士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同情疲劳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心态方面:焦虑、创伤感伤、生命诉求、为了他人利益而牺牲自己需要(而不仅仅是理解他人的感受)等。 对韩国护士的调查显示,有同情心疲劳情绪的护士近期离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其它一些对护士的研究也显示出同情疲劳的其它负面影响,例如旷工,给药错误等。 |